身边的共产党员,浙大茶叶所专篇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身边的共产党员,浙大茶叶所专篇

王岳飞


牢记初心使命,潜心茶学科教

王岳飞,中共党员,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园艺学科)成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茶学专家,浙江大学侨联副主席、留联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监事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面人才培育。专业教育方面,以赛促学,王岳飞教授任总教练的大学生茶艺队在全国大学生茶茶艺大赛和中华茶奥会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思政教育方面,担任大学生班主任19年,多名学生获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每年带领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评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本科生导师、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指导教师、校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农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100万元奖金)、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课程求精、质量求优,打造茶学教育金课。王岳飞教授主讲的《茶叶生物化学》、《茶与健康》、《茶业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深受学生好评,教学质量评价全部优良。主讲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最喜爱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

上线以来总点击量达2600多万人次,列中国C9高校和全国农林医药课程类第一名,取得16次全国周冠军、4次月冠军佳绩。2019年10新上线的中国大学MOOC课程《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表现优异,选课学校数和选课学生人数已是全国所有农林园艺课程中第一。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聚力茶学文化推广。近年来王岳飞教授在全国各地作茶文化、茶科技、茶健康公益讲座300多场,直接听众20多万。并赴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台湾等地讲学,是匈牙利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开拓者。主导浙江大学茶艺师培训。是中国茶业商学院和中华茶奥会重要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为浙大教师举行校内公益茶艺培训。组建中国大学茶艺艺术团(任总导演)赴2015米兰世博会和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坦纳世博会,担任世博会中国茶文化推广大使和百年世博中国茶文化国际推广委员会主任。荣获首届中国“杰出茶人奖”、首届国际杰出茶人贡献奖、(吴)觉农勋章奖、国际十大杰出茶人奖、中国茶行业特别贡献奖等。

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王岳飞教授围绕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研发成功茶终端产品3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1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

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是丽水市茶产业首席专家和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江西省科技特派员。每年几十次到贵州、云南、江西、福建、四川、湖北、安徽、河南、陕西等茶区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科技助力云南省景东县精准扶贫,全面提升当地制茶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将景东茶提升为浙江大学校庆纪念茶“紫金普洱”。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叶俭慧


为中国茶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化交流而奋斗的80后

叶俭慧,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现任茶叶所教工党支部书记,茶叶研究所副所长,茶学系副系主任,第十届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

身体力行,做一名有担当的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党支部书记,叶俭慧同志认真组织支部成员开展“两学一做”,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协助系所工作,并以身作则扎实工作、勇攀学术高峰,关心支部的年轻党员,助力年轻教师的长远发展。关心退休老教师和生病教师,多次同系所领导前往探望。

叶俭慧同志多次获得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用不断进取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她致力于茶树次生代谢合成调控及茶功能成分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参与)。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包括国际食品领域顶尖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文章(影响因子7.037),IF5y累计大于70。担任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多家国际著名杂志审稿人,《茶叶》杂志编委。

2011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学技术奖,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承担《茶树栽培学》和《饮品加工原理》等授课任务,获2016年首届“全国茶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连续担任两届本科生班主任,新生之友,用一颗真诚而平等的心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被评为2017-2018学年浙江大学农学院优秀班主任。

致力于茶叶学科的国际交流。她始终坚信中国不仅拥有最好的茶,还应是全球茶叶科学研究的高地。

年轻一代的茶学人需不仅仅把中国茶叶推向全球,更应该将茶叶科学和知识技术向全球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进而了解中国茶。她身兼数职,参与承担系所的外事接待工作,曾赴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协助举办第一、二届庄晚芳茶学论坛,邀请来自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院士、教授、研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

她希望凭借自己的茶学专业知识和外语优势,为中国茶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化交流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陆健良

将科研做在大地上的茶树品种选育人

路建良老师

陆建良,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茶学系总支书记、茶叶研究所副所长、茶学系副系主任。主要从事茶树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

秉承教书育人初心,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他作为党总支书记,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科研之中。

身兼数职,关心系所教师员工,努力完成党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动员本所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指引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秉承教书育人初心,担任《茶树栽培育种学I》和《茶资源高效利用》主讲教师,参与讲授《茶学前沿I》、《茶学进展》和《现代农业》等课程;指导本科生SRTP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兼任省茶叶学会秘书长,与学院等单位一起组织“敬老茶会”等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接地气”的茶学科研人。他积极投身茶学科学研究,一贯坚持将基础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获得灵感,指导科研方向;又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2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3项等,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勤勤恳恳的茶树品种选育人。他每年都会去深山老林收集野生茶树资源,并通过人工杂交等手段进行茶树新品种选育,参与育成国家级茶树品种2个,申报茶树新品种权6项,其中“浙农117”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陈萍

在传统领域专注现代风味研究的茶学人

陈萍,女,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常务副系主任,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2009年取得法国国国家应用科学学院(INSA-Lyon)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其后在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脂质组学与脂质代谢产物药理功能研究。2011年归国后在浙江大学茶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制茶工程与品质鉴定、茶叶风味化学等。

融合制茶评茶技能的新一代浙大茶学人。既是国家评茶师,也是WSET评酒师。科研领域主要从事茶叶品质化学分析、茶叶感官审评、感官生物学、茶活性成分功能方面的研究。教学领域主讲课程包括《茶叶加工与品质管理学》(核心课程)、《茶叶贸易学》(双语课程)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数十篇,获欧洲专利局授权专利1项。承担社会服务工作如国家职业技能“评茶员”培训讲授教师,浙江大学茶叶科技特派员等。身体力行,全面发展,做一名优秀茶学人。

工作伴我一同成长。2019年对于她而言是特殊、忙碌又幸福的一年。不仅承担茶学系常务副系主任的重任,为专业评估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身份也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一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一直坚守在常务副系主任这个平凡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岗位上直至生产的前一天。定期组织全系教师会议,对教学工作等具体事务进行民主讨论;成立茶学系基层教研组,多次召开基层教研组会议,对教学大纲、培养方案等教学资料进行系列撰写,文字材料提交讨论和修订;为推进茶学专业发展不遗余力。

她认真履行系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做到了系所公共事务民主化、公开化、透明化,广泛吸收各方面意见,积极争取教师们共同利益,努力致力于学科与系所整体发展。


赵东

当好美丽新宅建设同行人

图中左为赵东老师

赵东,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教师,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担任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新宅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主要从事茶树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工作。参与育成国家级茶树品种2个,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图中右一为赵东老师

融入乡村
从高校教师变为乡镇干部

2015年下半年,赵东同志受组织委派担任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新宅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作为一名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师,平时也经常深入农村基层,但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后,他才发现原有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新岗位的工作要求。

为更快更好当好农村工作指导员,他首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同时,比较系统学习了相关政策文件,为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加强调研。他全身心投入新宅镇新宅村工作,与镇村干部一起,经常下村到农户家开展调研,熟悉和了解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再次深入实践。作为镇村的一员,认真参加镇干部夜学、村干部例会和村党员大会,带头参加禁毒宣传、拆除违章建筑、垃圾分类宣传、五水共治宣传、贫困人口收入调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融入乡村、融入村民,实现了从高校教师到乡镇干部的转变。

党建先行
建强村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班子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切认识到,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和村两委班子对于促进乡村事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乡村,首先要建强村基层党组织和村两委班子。

2017年初,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镇里的统一安排,他全身心开展推动村和社区的换届工作。

换届前,他与联村干部一起,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动态,仔细排查可能影响换届工作的各种因素。积极宣传村级组织换届的政策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统一党员群众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选举观念,为换届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并让党员群众充分了解换届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和选好村干部的重要意义,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全程组织参加各村候选人的推荐自荐、公示、选前约谈、党组织选举、村委会选举、以及选后与所有候选人的谈话等各项工作,保障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村两委换届后,2017年底,组织镇班子成员和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100余人,专程赴浙江大学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培训,提升镇村班子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018年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中,他与其他镇干部一起,承担6个行政村调整成3个行政村的任务,通过细致深入调研分析,充分准备预案,与村民广泛交流谈心,确保行政村规模顺利调整。在行政村规模调整投票中,六个村户代表到会率达90%左右,社员代表到会率达95%以上,到会代表均对调整方案投了赞成票。

创新思路
打好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为切实做好新宅结对帮扶工作,浙江大学每年安排大约50万元的专项资金,三年共150万元。此外与新宅镇七个村结对的学校相关单位每年也有一定资金和物资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慰问老弱病残的村民。

为保证这些专项资金和物资真正用到“刀口”上,他与镇村干部一道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了桥梁道路修缮、环境整治美化、村公园和休息亭建设、果园和经济林建设、蔬菜新品种引进等几项百姓最为关切的民生项目,并经常到实地查看,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保证扶贫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

茶叶是新宅镇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茶叶生产是新宅镇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作为一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他发挥专业所长,结合新宅茶叶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指导茶叶企业试制茶叶新产品。组织了5期茶叶生产相关的技术培训,共有300余人获益。为更好宣传推广新宅茶叶,策划组织了新宅茶推介会,两年内吸引了省内外200多位茶商,扩大了新宅茶叶的影响。除了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外,积极与其他镇干部,下村入户,联系茶叶企业,推进村企对接,做好新宅镇有机茶基地流转工作,推动有机茶基地申报和认证。

截止2018年底,新宅已完成有机茶认证的村和拟认证的村有21个。

全面帮扶
情系新宅父老乡亲

在担任一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之后,他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新宅的一员,新宅的父老乡亲让他牵挂,新宅未完成的事业让他牵挂。于是他主动要求,继续担任新一轮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前后历时三年时间。

新宅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偏远乡镇,留在村里的以体弱多病的老人为多。为解决父老乡亲就医需求,他主动联系组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医生到新宅送医送药,就诊村民达400多人。对一些卧病在床和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村民,还组织医生上门进行诊治。新宅孩子们的教育成长,也是他非常关心的问题。他组织安排浙大优秀学子到新宅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惠及150人次新宅小学学生。

三年来,新宅的乡村面貌得到改善,但他觉得与组织的重托、与乡亲的期待相比,他做的还远远不够虽然农村工作员的任务暂时结束了,但是他与新宅父老乡亲的感情不会断,他将协同历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学校新选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一道,为新宅的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乡亲的幸福美好生活继续努力。


龚淑英

专注茶叶感官审评三十年

龚淑英,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教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岗位科学家。中国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339),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566),浙江大学湖州市联盟茶产业首席专家,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等职。

不忘初心、以德育人为先。她从1987年开始担任教师,已经整整30年,30年中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设《茶叶加工与品质管理》、《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加工原理》、《中华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史》、《茶学概论》、《茶文化与茶健康》等10多门课程,担任本科生教材《制茶学》和《茶叶审评与检验》副主编,培养研究生60多名,组织培训评茶员、评茶师4000多名。

热爱教学事业,与学生一同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共同学习、探索与研究,生活上关心爱护同学,特别注意关照有困难的学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科学研究、振兴乡村齐头并进。她带领团队及学生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主持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6项,分别是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09和2018版,行业标准《武阳春雨茶》GH/T1235-2018和《莫干黄芽茶》GH/T 1234-2018,地方标准《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33/T 2164—2018和《平水日铸茶》DB330621/T201。参与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项。主编(著)出版《安全优质茶的选购与消费》、《品茶与养生》、《名优绿茶连续自动生产线装备与使用技术》,副主编《中国茶谱》、副主编《中国茶产品加工》、分部主编《中国茶叶词典》等专著10多本。

先后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感官分析标准化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1-10-D01);2014-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二等奖(安吉白茶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级3项等多项奖项。

从2008年到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担任浙江大学湖州市茶产业联盟首席专家,整整十二年,近500个日夜,从开始的一个人服务地方到带领全市联盟(1+1+N),从纯粹的技术指导到产业发展规划与设计、品牌打造、产品定位、质量管理、从茶杯到茶园全方位的服务。十二年的坚持与努力,让湖州市的茶产业走到了浙江省的最前列并保持“五联冠”的优秀成绩。

获浙江大学湖州市“市校合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湖州市“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来源:浙大农学院)


Baidu
map